联合国糖尿病日:对糖尿病当有敬畏之心

来源:恒生佳合细胞     时间:2021-11-16

社会的飞速发展,让更多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。

活动的减少,

加之吃得越来越精细、越来越好,

糖尿病等一些“富贵病”也随之而来。



案例:

朱先生是闺蜜朋友的爱人。

一次聚会,

闺蜜的朋友在得知小编是位大夫后拿出朱先生的检查报告给我。

原来朱先生是一位糖友,

从报告中发现,在治疗的情况下,糖尿病相关检查的指标仍显著异常,

且尿中已有蛋白,

告知其危险性并建议朱先生于内分泌专科行强化/优化糖尿病治疗,

但从其妻子口中得知朱先生属于那种不听任何人劝说,该吃吃、该喝喝的主。

又过了一年多,听说朱先生出现了尿毒症,

在等待肾源准备做肾移植。


糖尿病现状



(图片来源网络)



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2019

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呈攀升态势平均增长率51%

糖尿病患者人数4.63亿(相当于每11个成年人中有1个为糖尿病患者)

中国糖尿病人数位居世界首位,约为1.16亿,

发病人数还在逐年增加,

预计2030年增加到1.405亿,2045年将会增加到1.472亿。

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。




作为当下家喻户晓的慢性疾病之一的糖尿病,

我国发病率位居世界之首“殊荣”的背后,

并非完全是对糖尿病认识不足、饮食教育不足、知晓率低等各种常规因素,

有不少患者,更多的是对糖尿病缺乏了“敬畏”之心。



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





对待糖尿病,

总有那么两类患者

一类是极度担心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危害,

有的直接与可怕的并发症划上等号产生恐惧心理,出现紧张、焦虑甚至抑郁情绪,惶惶不可终日。

另一类患者则是过于“佛性”,无所畏惧。

是他们无知者无谓吗?

其实不然,恰恰相反,

有不少糖友,尤其是患病5年、10年以上的患者,

关于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如饮食、运动以及不规范治疗可导致的并发症等后果

可谓是门清,只是将其视为“无物”罢了。

前面的朱先生就是典型的此类患者,最后吃了大亏。


对糖尿病当有敬畏之心



因为:

有敬畏之心才会真的重视;

有敬畏之心才会做好自我管理;

有敬畏之心才会做好血糖的监测;

有敬畏之心才会遵从医嘱规范用药并做好随诊;

有敬畏之心才会定期做好并发症的筛查;

有敬畏之心才不会我行我素肆无忌惮……


当糖友对糖尿病有了敬畏之心,才能将血糖控制达标,

最大限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才能与糖尿病和平共处。




(图片来源网络)


延伸阅读:





糖尿病的发生、发展主要机制是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。

目前糖尿病主要是采用刺激残存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、补充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、抑制葡萄糖吸收等药物治疗,

来达到缓解症状、延缓疾病的目的,

但不能从根本治愈糖尿病。






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、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特性的原始细胞

可以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组织修复与再生作用,

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,如糖尿病。

有研究显示,

干细胞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、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来达到持久稳定降糖的目的。

不仅如此,

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,

促进局部血管再生,可防治糖尿病足;

此外,

干细胞可通过免疫调节、旁分泌或内分泌各种营养因子、释放细胞外囊泡以及分化为肾固有细胞或与其融合等机制,

促进肾脏的修复,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损伤。




参考文献:

[1]母义明,臧丽.干细胞——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[J].解放军医学杂志,2015,40(7):515-518.

[2]钟咏红.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:细胞因子与血管新生[J].中国组织工程研究,2014,18(32):5225-5229.

[3]张洁,江妍霞,徐积兄.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[J].国际内分泌杂志,2019,39(6):394-398.